顶部右侧
顶部左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混合动力汽车 > 正文

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,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论文

C0f3d30c8 发布于2024-10-16 14:59:55 混合动力汽车 27 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?
  2. 丰田为什么力推2.5混动车型?这套动力系统多久会淘汰或替代?

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?

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,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,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,从而推动汽车行驶

混合动力汽车,它的主要驱动系统由至少两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组合 而成的汽车,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功率主要取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行驶状态:一种是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;第二种是通过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。主要是发动机与电动机推动。

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,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论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丰田为什么力推2.5混动车型?这套动力系统多久会淘汰或替代?

结构合理的混动系统,短时间是不会淘汰的。

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,但是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,油电混动系统是不会淘汰的。而电池想要取得技术性突破,也不是一般的难!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燃油汽车仍然是主流车型。只不过随着排放法规的完善,对燃油车油耗与排放要求会越来越高,节能减排是全世界发展的趋势。

实际上各个汽车制造厂家都在想办法降低汽车的油耗,研发的思路与方向也都不一样。比如大众汽车、更喜欢应用柴油发动机,柴油发动机热效率明显高于汽油发动机、因此装在汽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油耗。在国外很多车型都***用柴油发动机、比如前几年进口路虎就具备柴油版、普拉多也有柴油版,奔驰大G、奥迪Q7都有柴油版本,在欧洲柴油机能耗低动力强的特点让更多的人喜欢柴油动力、柴油车上牌率一度超过50%。

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厂家“节能减排”上过分依赖柴油机,而随着环保要求逐步提高,柴油机的尾气无害化处理难度也逐渐增加、这时候只能回头搞混动系统,临时抱佛脚。

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,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论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比如大众,推出一系列48V轻混、PHEV车型。而其他厂家没有能力搞混动,那么干脆推出三缸机,或者在变速箱上加电机、加电池,搞强混。通过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来降低汽车整体油耗。

但是无论是48V轻混、还是排量三缸发动机、又或是插电的PHEV混动,其节油能力都是有限度的。48V轻混系统,奥迪宣称百公里节油0.7L,小排量三缸发动机比同级别车型百公里节油不到1升,有的车型甚至持平。插电的PHEV车型,在满电可以零油耗,但是亏电以后油耗与同级别车型相差无几、一方面是混动技术原因/混动效率导致,另一方面是车辆背负电池组/电机后自重增加导致。只有强混才能做到百公里节油2升以上代表车型就是丰田的双擎系列、本田的锐混动系列。

丰田在入门级车型上也尝试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,未来也会上三缸机。

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,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论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例如卡罗拉全系上了1.2T发动机。但是丰田研发的混动系统,完全不需要通过降低排量、缩减气缸数量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,***用2.5L自吸发动机的车型,百公里油耗比小排量三缸机还要低、动力更充沛、这就是混动系统的魅力。一辆中级车总不能***用1.2T发动机吧、SUV也不能***用1.2T发动机吧、因此紧凑型车***用的混动系统配备1.8L发动机、紧凑型SUV、中级车***用2.5L发动机,即使***用2.5L发动机、凯美瑞/亚洲龙/荣放双擎百公里油耗也没有超过5L(工信部油耗),而且这个工信部油耗很轻松就可以跑出来。


对比其他厂商***用各种新技术换来“稍低”的油耗,而丰田用1.8L/2.5L自吸发动机的混动系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、更低的油耗,这就是为什么丰田力推混动系统的原因。

关于目前阶段最好的汽车动力是什么,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承认,混动才是现阶段最适合国情的动力方式。而这其中,以日系丰田为代表的混动系统是其中最先进也是最具代表性的,而其中丰田2.5L混动系统是现阶段动力性能和油耗表现最为均衡的动力系统。

以亚洲龙为例,作为一台中型车,2.5L混动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41%,发动机马力达到178Ps,电动机最大马力为120Ps,系统综合最大马力达到218Ps,同时公信部油耗仅为百公里4.3L。

亚洲龙为代表的丰田汽车,在国VI排放标准下,搭载2.5L排量自然是最合适的,做到了提供足够充裕的动力,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控制油耗,这一切当然是归功于丰田的黑科技THS II油电混合系统。

在国内排放越来越严格但纯电车并没有完成终极进化的背景下,混动系统是最适合的。具体到丰田的2.5L混动系统,丰田打造的THS II加上TNGA平台的加成,现阶段的丰田混动车型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成熟。

丰田在21世纪最大的壮举莫过于混动,丰田在混动的地位也是独一无二的,通过各种专利,将混动技术拿捏得死死的,其他车企只能绕道而行。5年前的丰田非常淡定,在中国一直以燃油车为主,混动车从未想过要引入中国,但是最近两年,丰田着急了,在各个车型上开始力推2.5L的混动系统,像凯美瑞、亚洲龙、RAV4、威[_a***_]等车型,大批量使用2.5L双擎混动系统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“汽车概况”从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,包括汽车排放,新能源车发展行情,混动车的价格三个方面,分析一下丰田的战略部署!

现阶段,全球气候污染严重,全球温度显著提升,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油车的排放,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,也正是因为如此,各个国家开始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,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明确提出,在XXXX年之后,严令限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

对于中国来说,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稳步执行,短短20年的时间,汽车排放法规由国1升级至国6,并且制定了企业平均油耗,2025年企业平均油耗必须要限制在4.6L/100km。为了适应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,同时使自己的车辆可以在中国销售,丰田必须要推出混动版车型,毕竟混动车型的认证油耗非常低,像亚洲龙2.5L混动系统,认证油耗低至4.3L/100km。

丰田本来以为自己会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霸主,即便是我不推混动,你们大家也必须求着我转让混动技术,毕竟燃油车对环境的污染太过严重,而纯电动车却存在续航里程短,充电难的问题,混动是21世纪汽车行业的必经之路,而丰田又掌握了混动的关键核心技术。

这只是丰田的想法,其他车企并没有坐以待毙。既然丰田搞THS系统,那我们其他车企就开发纯电动EV车辆,插电式PHEV混动车辆,撇开丰田,新能源汽车一样搞得有声有色,而丰田的混动车,在中国并不受认可,不能挂绿牌,不能享受补贴,丰田技术再牛,也得不到官方认可,反而插电池混动和纯电动,***比较看重,给予政策倾斜,丰田能不紧张吗?

这套系统还真的省油,在城市路段或者通畅的国道,油耗基本上都在4~5之间,高速路,时速100公里以下也不会超过5,跑高速长途如果经常时速在120∽140,油耗5.2∽5.6之间,算是比较省油的一套系统,我的车,跑了3万公里了,平均油耗4.8。另外该系统平顺性非常好,毫无顿挫感,当然归功于E-CVT系统,在红绿灯起步阶段,加速性也非常不错,并不需要大脚油门车速直线上升,迅速达到60公里,反正我是在经常领跑的,在高速路上超车同样感觉动力十足,而油耗就是令我满意的低。这套系统应用在凯美瑞、亚洲龙、雷克萨斯等中高级车上,说明丰田对这套系统的肯定,兼顾了省油、动力性和平顺性,是一套非常完美的系统。说到淘汰,没有十几二十年,估计没有那家发动机系统能赶超它,除非丰田自己淘汰它。

在我们熟知的丰田车型中,2.5L混动用得最多的就是凯美瑞了,从十几年前的第六代车型就开始提供2.4L/2.5L的混动车。但实际上,六代到八代,丰田这个排量的混动系统无论软件硬件一直在换代、优化、革新,当年的2.5混动和现在的2.5混动,早就不是同一套动力系统了,只是排量和基本架构不变而已。

原先,丰田的2.5L混动在国内只有凯美瑞在用(仅限丰田品牌,不包括雷克萨斯车型),现在已经推广到亚洲龙、荣放、威兰达上,算上不久后要上市的新一代汉兰达,丰田在华的2.5混动车型达到了5款,可见丰田确实有意在推广混动系统。

丰田这么做,肯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,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对排放法规。国六排放和“双积分”政策(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》)对排放和油耗的要求非常严格,欧系和自主品牌的对策是推广新能源车,利用“零油耗”的方式降低整个品牌的平均排放和油耗。而丰田没有大力推广新能源,所以它的对策就是靠普及HEV(油电混动,不插电)来降低油耗。有了混动系统加持,即便是一台SUV也可以实现百公里4-5升的超低油耗。油电混动本来就是丰田擅长的方向,用这种方式应对排放政策,正好扬长避短,无可厚非。

从客观使用体验来说,相比新能源车,丰田的2.5混动确实普适性比较强,不需要固定车位和充电桩就可以实现出色的油耗、平顺性、动力响应和静谧性,没有续航焦虑、堵车焦虑、停车空调焦虑,能很好地契合大多数人的用车需求。

目前丰田所用的2.5混动,是代号A25A系列发动机,仍然***用全域阿特金森循环,理论最大热效率41%,与两台不同功率的电动机通过行星齿轮组互联。用电动机的正反转来无级调节发动机的负载和转速,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大热效率工况运转,从而实现省油。这套系统是2018年装车投入市场的新动力。一套动力总成的换代周期与整车换代周期差不多,通常七八年左右,只不过不一定和整车的换代同步。因此,这套动力总成如果淘汰,不出意外至少是2025年以后的事儿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汽车混合动力分析与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www.pfkdst.com/post/73815.html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随机图文
    此处不必修改,程序自动调用!
最新留言